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2023-06-04 14:41:34 来源:现代语文网

通过各大家长群和社交平台反馈,2022年福建高考试卷难度增大,今年福建高考稍微有点难。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一、福建高考试卷解读和点评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6套高考数学试卷,包括全国甲卷2套(文、理科)、全国乙卷2套(文、理科)、新高考Ⅰ卷1套(不分文理科)、新高考Ⅱ卷(不分文理科)。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1、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高考数学命题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发挥数学应用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特点,设置真实情境,命制具有教育意义的试题,发挥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

1.1 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情境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情境材料设置试题,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数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新高考Ⅱ卷第3题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举架结构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等差数列、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国甲卷理科第8题取材于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的杰作《梦溪笔谈》,以沈括研究的圆弧长计算方法“会圆术”为背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情境

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实际为情境素材设置试题,如:新高考Ⅰ卷第4题以我国的重大建设成就“南水北调”工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运算求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建设成果,增强社会责任感;全国甲卷文、理科第2题以社区环境建设中的“垃圾分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全国乙卷文、理科第19题以生态环境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应用统计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数据处理与数学运算素养也作了相应的考查。

1.3 设置科技发展与进步情境

选取我国科技发展与进步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作为试题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时代特征,激发青年学生树立为国家服务、奉献科技事业的信念。如全国乙卷理科第4题,以嫦娥二号卫星在完成探月任务后继续进行深空探测,成为我国第一颗环绕太阳飞行的人造行星为情境,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数列、函数、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教考衔接,发挥引导作用

2022年高考数学依据课程标准命题,深化基础考查,突出主干知识,创新试题设计,加强教考衔接,发挥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改革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1 依据课程标准

高考数学命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进一步增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试题的考查内容范围和比例、要求层次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同时突出主干、重点内容的考查,引导教学依标施教。试题突出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系统;注重本原性方法,淡化特殊技巧,强调对通性通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全国乙卷第21题考查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全国甲卷第20题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新高考Ⅰ卷第16题体现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新高考Ⅱ卷第19题对统计与概率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考查。数学试题力图引导中学遵循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作业题、练习题减量提质。

2.2 加强主干考查

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3种题型上都加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新高考Ⅰ卷第12题,要求学生在抽象函数的背景下,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导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再如全国甲卷理科第19题,以学校体育比赛为情境,考查概率的基础知识和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的方法,体现了对主干知识的深入考查。

2.3 创新试题设计

高考数学创新试题形式,引导教学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增强试题开放性,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教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多选题的设计上,进一步增强选项的灵活性,突出对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考查。在填空题的答案设计上,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对知识之间的联系、直观想象等素养作了深入的考查。

试卷创新结构不良问题的设计,有效增强试题的开放性,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新高考Ⅱ卷第21题给出3个条件,要求学生选取2个作为已知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有利于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考查。

3、加强素养考查,发挥选拔功能

数学试题加强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深入考查关键能力,优化试题设计,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功能,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1 加强思维品质考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试题通过突出思维品质考查,强调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全国乙卷理科第9题、文科第12题,研究球内四棱锥体积的最大值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将问题转化为三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进而利用导数求解。新高考Ⅱ卷第8题对思维的灵活性有较高要求,在抽象的情境中发现函数周期性是问题的关键。全国甲卷理科第20题、文科第21题,考查直线、抛物线、三角函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中,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方法。

3.2 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增强试题的选拔性

数学试题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和较为复杂的情境,加强关键能力的考查。新高考Ⅰ卷第22题重视基于数学素养的关键能力的考查,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层面都有所体现,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新高考Ⅱ卷第22题将函数、导数、数列与不等式等知识有机结合,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函数、不等式思想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福建高考今年语文作文点评

2022年高考是“双减”政策发布后的首次高考。今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其中湖北使用的是新高考I卷,作文试题借围棋学习中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要求考生写出感悟与思考。

这一作文题出炉后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觉得有点难,“本手、妙手、俗手,让我无从下手”,但不少老师和考生认为“入手不难”。本报邀请的几位语文名师点评认为,作文题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理念;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也符合国家“立德树人”选拔人才的要求。

以棋引发年青一代的责任与使命 

华中师大一附中特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吴洪涛说,“围棋起源于中国,其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新高考I卷作文题既体现了‘文化自信’的正确价值观导向,又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基本要求。希望引导当今青年向外关注国家、社会发展全局,同时也要向内自省,思考作为个体的人应该如何做。”

吴洪涛介绍,“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专业术语,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作文命题考虑到这一点,对三个概念进行了明确的解释,从而降低了难度。写作时,应围绕这三个概念展开论述。“本手”意在扎实的基本功,“妙手”意在创新,“俗手”指庸常的做法。题目材料也提供了一些论述的方向,如“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但如果只是对三个概念逐一论述,文章会流于一般化,若能抓住题目中的一些提示语展开论述,会让论证更有针对性、更深刻。如题目中提示的“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一句,是要求考生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论证。题目材料中指出的不良现象,如一些人热衷追求妙手而忽视本手的现象,对本手理解不深刻导致下俗手的现象,可以进行批判。

湖北知名棋友“水急不流月”认为,这个作文题出得不错,学生一般不会跑题。学习围棋,本手走得多,妙手也就会多起来。俗手走多了,甚至连本手也会走得越来越少。本手循棋理而下,朴实无华,踏踏实实,是不断提高棋艺的基本功;妙手神思天外,豁然开朗,是棋艺进境的自然体现;俗手汲汲于一隅实利,不能开阔视野,放眼全局,总是有害无益。“学艺做事,要多走本手。这也有利于考生发挥。”

吴洪涛指出,该作文题并不是要求考生大谈棋技,题目中“启示意义”的写作要求是希望考生能由棋联想到社会生活、时代发展,用由棋所领悟的道理去思考现象、解决问题、明确道路。考生固然可以纵论古今,从而证明这三个概念的启示意义;但更应该在文章中结合*中国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明确年青一代的责任与使命,使文风昂扬,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审题难度不大须有充分积累和思想性表达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级教师、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陈芙蓉认为,今年新高考I卷的作文题目充分考查学生的审辨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理念。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批*的青年即将通过高考走向求知成长的新阶段,国家要选拔怎样的人才?在“围棋之道”的作文题目中明确回答。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难度,对于没有接触过围棋的同学来说也不存在审题障碍。材料借围棋学习中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巧妙类比,强调基础对于青年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三个词语在材料中有明确解读,定义了“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所谓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可枝荣。学下围棋也好,学习也罢,做其他工作也是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就要从基础做起,一步步来,基础扎实了,才能有出人意料的精妙之招,但是如果基础不牢,标新立异,好高骛远,想走捷径,可能下出“俗手”。理清三者的辩证关系,方能写出真正深刻、给人启迪的好文章。

陈芙蓉进一步解释,*勉励青年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高考“学生核心素养”中,也明确提出要“学会学习”,打牢知识功底,方能积蓄更多前行的力量。站在第二个一百年的起点,青年学生更应该有这种思想,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磨砺基本功,方能为创新创造提供动力。虽然审题难度不大,但是学生作文要写得深刻,必须要有充分的积累和有思想性的表达。

试题直击语文学科本质考生都有话说 

湖北省黄冈中学语文老师彭北海认为,与今年其他几套试卷的作文题和近年来的“宏大主题+主旋律”式作文略所不同,今年新高考I卷作文材料既涉及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现代化转换,又充盈着生活气息,亲切平实。切入口小,很难被考生考前猜中押中,但操作性强,重视考查写作基本功,在写作难度设置上符合新课标要求,能直击、深挖语文学科本质。

他说,命题材料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公正性,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写作空间,并没有对哪个特殊层次、特殊地域的学生呈现出利好或不利。由于材料已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无论你是否喜欢围棋,都有话可说,写作面较宽,遍及学生认知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这一试题很好地体现出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尤其是立意上的开放性。因材料内容贴近学生认知,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生活选择切入角度。

三、福建高考历年分数线汇总

物 理


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
本科批423465550551489501549561513557564
特殊类型530-464446380403462482431466473
专科220220220362300319352357227251325

历 史


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
本科批467402493490441465525506501546573
特殊类型546-393378333352410408401435460
专科220220220258236251266246201223220

四、福建高考难度相关文章

(一).2022年福建高考难度系数会不会下降(今年高考难不难)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二).2022年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分数线预测(福建高考分数线2022预测)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三).2022年福建高考会难还是简单,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四).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2022年福建高考难度系数解读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五).2022年福建高考难不难比去年难还是简单(原创)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六).2022年福建高考难度系数怎么样,今年高考难不难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七).2021年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有什么条件要求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八).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有什么条件要求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九).2021年福建江夏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有什么条件要求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十).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有什么条件要求

福建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福建高考难不难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