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新生宿舍环境条件,大一新生男生女生宿舍内部图片【多图】

2023-06-07 01:09:42 来源:现代语文网

学生宿舍

学院目前有8栋住宿楼

食堂

学院有大小餐厅20余个。

餐厅就餐全部使用餐卡,卫生方便,环境整洁,设有院领导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伙食管理委员会,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

平均伙食标准

学生平均伙食标准180元。一般150元可以吃得比较好,250元可以吃得非常好。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现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路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占地面积1594.94亩。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龙头和中心。3月1日,教育部正式发文,将我校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

50多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教研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等18个院(部、中心)。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400余人,留学生50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442人,专任教师989人。硕士生导师4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6人。有首届国医大师1人,双聘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河南省政府首批特殊津贴专家4人,享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57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6人,省教学名师6人,省优秀专家30人,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省名中医3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1人,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7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15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8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获得者104人。先后有20多人次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140余人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现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心理学、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中药制药、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汉语国际教育、软件工程等24个本科专业和1个应用心理学第二学位专业。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2个。有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

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含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9月,首届博士研究生顺利招生。

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具有完善的教学辅助体系。已为全省乃至全国培训各类人员1.66余万人次,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5个、省级重点专科23个。学校有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濮阳市中医院、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和127个临床教学基地。图书馆各类图书147万册,中外文期刊1704种,馆藏的中医线装古籍文献尤为丰富,收藏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