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新生入学指南须知及报到时间注意事项

2023-06-19 19:00:44 来源:现代语文网

山东协和学院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大部分高校会附带一本为新生准备的《山东协和学院新生指南》或《山东协和学院新生报到须知》。同学们在开学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上面会写明学生报到时间,报到时需要带齐的证件和材料,入学所需的各种手续及注意事项。学生要提前上网填写相关内容。如果还没有收到山东协和学院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可以参考下往年的山东协和学院新生入学指南和须知,每年新生入学政策都有变化,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方为准。

2018年山东协和学院新生入学指南

学校创建于1993年,200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筹建济南协和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医学专业教育评估,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为省财政支持的民办本科教育特色名校建设单位,2018年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办学基本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10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1.2亿多元,形成了完善的校园网络体系。有纸质图书194.68万余册,电子图书209.53万册,纸质期刊1260种,电子期刊38054种,建有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系统和功能齐全的电子阅览室,是“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字图书馆示范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管理先进单位”。

现有专任教师1157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938人。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57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11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名。

建有10个实验实训中心,内设197个学科专业功能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外建有129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4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0项。

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有工学院、计算机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人文艺术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部8个二级学院(部)。

教学科研成果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特色专业4个;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资助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近年来,主持承担省级教改项目28项。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3个。共承担科研项目817项(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80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国家级教改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8项、厅局级科研课题493项;获得科研奖励599项;授权专利176项,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高校技能科技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共计584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5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53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67项、二等奖120项、三等奖158项。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升毕业生创业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提升就业创业水平,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自主创业参与率6%以上。2015年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6年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优秀项目奖。近2年来,省内外二十余所高校来校参观交流学习创业就业工作经验。

学校建有18726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配套建有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培训、项目推介、技术指导、注册登记代办、财税融资等服务。每年举办大型供需洽谈会,根据需求组织专场招聘会,先后与全国数百家大型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让每一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不出校门就能了解职场动态和业界需求,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山东省众创空间支持单位。获国家级竞赛奖92项,其中一等奖17项;获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建行杯”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

根据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毕业生可以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等项目;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还可享受国家有关优惠和扶持政策;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可获得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学校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山东省职业技能人才鉴定基地、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指定助学单位。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政策,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对鉴定合格的学生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是山东省首批实行学分制的民办高校。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管理,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或5年,弹性修读年限为3-6年,专科专业标准学制为3年,弹性修读年限为2-6年。学校实施学业导师制度,指导学生选课、制定学习计划、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等。

学校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专科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教学管理、分类指导;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学校有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根据经济社会人才需求,采取“双线、双纲、双证、双高、双文化、双过程”的“六双”人才培养方式。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强化校企深度合作,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调整。学校与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北京民用联合航空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组建“山东协和中兴智慧城市学院”、“山东协和学院?首都民航学院”,进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直通车”。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协同育人。先后与英、美、澳、加、俄、日等13个国家和台湾、澳门等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进行广泛的学术与教育交流。目前,学校已选派42名教师赴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交流深造,并聘请了美、德、菲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多名资深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选送1500余名学生赴美国、德国、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澳门等地区共18所高校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

校园文化

学校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社会服务,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以和合向上、协同奋进为内涵的“和合”文化,秉承“明道致远、德和崇文”的校训,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的宗旨,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专家治学”战略,推行“和合向上”的精神,建设“弘毅、崇真、求索、敏行”的校风和“勤学、善思、笃行、创新”的学风,倡导“和谐、和睦、宽容、宽厚”的合作理念,把协和精神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信念,成为行为规范。

学校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广泛发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积极倡导高雅艺术、传统文化进校园。依托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民族文化节、迎新晚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成立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指导、管理各级社团开展工作,调动各级社团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建设校级艺术类、学术类、实践类、文体类、科技类、服务类社团等74个,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专业技能大赛、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广播站、校园网、《山东协和学院论丛》等是师生发表作品、展示才艺、交流互动的窗口与平台。

学校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机制,拓宽师生意愿表达渠道;开展安全和法制教育,强化内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端,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有效地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被济南市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把*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党建工作经验先后在第18次、21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交流,4次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转发,多次在全省高校会上交流介绍,获全国性党建和思想政治优秀成果8项,省级成果奖30项,党委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委统战部表彰为“统战工作先进单位”。

回报社会

学校坚持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学校成为全国首家开展“万名乡村医生免费培训计划”的高校。自2005年学校被山东省卫生厅指定为全省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基地,至今连续14年免费义务培训乡村医生3万余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厉无畏等领导先后亲临培训班视察指导。时任国家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派专人来我校调研,将乡医培训定为“协和模式”。时任山东省原省长姜大明、郭树清,常务副省长孙伟,时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吴翠云分别批示,时任副省长王随莲来校视察,并批示,肯定免费培训乡医工作。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曾对乡村医生培训作专题报道。

学校荣誉

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五A级学校”,并连续六年评为“优秀民办非企业单位。

咨询电话:0531-88795666 88795777

网址:www.sdxiehe.com www.sdxiehe.edu.cn

电子邮箱:sdxiehezjc@sdxiehe.edu.cn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