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协和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及校历开学时间

2023-06-13 11:07:39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一、2020-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

关于做好2021年寒假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2021年寒假即将到来,为使同学们能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假期,现将假期安排事宜通知如下。

一、学生寒假时间

2021年1月18日-2月28日,共42天。2021年2月28日学生报到注册,2021年3月1日正式上课。

二、学生工作要求

(一)离校前准备

1.离校前要整理好个人物品并放置有序,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保持卫生整洁,认真做好宿舍的防火防盗安全工作。

2.离校前要做好宿舍和教室卫生的清洁工作,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宿舍的同学要关好门窗、关闭所有电源、关好水龙头。

3.离校前做好离校登记备案,要核实好身份证、学生证和车票等证件信息,以免影响出行计划。

4.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返家、假期期间和开学,不搭乘无牌、无证及超载车辆,杜绝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严禁自行联系非法营运车辆进行包车行为。

(二)假期生活

1.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全体学生应增强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离校返家途中要全程佩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逗留;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疑似症状,视病情就近及时就医;保持通讯畅通,坚持“日报告零报告”,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排查相关工作。

2.遵守属地管理要求。师生寒假期间要严格遵守所在地疫情防控规定;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应尽量避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如确需前往须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做好个人防护同时,积极参加属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3.合理安排寒假时间。科学规划假期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勤学习,多读书;做好假期居家防护和自我管理,养成科学的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合理休息,加强锻炼;做到不聚集、不扎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4.提高安全法制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假期不组织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非法聚集活动和危险性活动,提高警惕,远离传销,外出告知家人外出去向。做文明大学生,不去不健康场所,注意寒假期间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网络诈骗等安全事故。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立足各地特色与社会环境,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知识下乡、课题调研、交流座谈、岗位体验、回访母校和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展现学校育人成效。

疫情尚未结束,抗疫仍在继续!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继续保持高度警觉,切实做到思想不麻痹、防疫不懈怠、防护不放松,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假期!

二、山东协和学院简介

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200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纳入国家普通高职统招计划,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普通高职院校,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第一批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院校。

学校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现有郭店、遥墙2个校区,占地面积10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多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2.63万余册,电子图书209.53万册,纸质期刊1260种,电子期刊48150种。校内建有10个实验实训中心,内设197个学科专业功能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外建有129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4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4 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62 项。

学校现有教师1206人,其中,专任教师98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学位的69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65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128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

学校下设8个教学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 35个、普通专科专业 29个,形成了以医学为特色,医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 门。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3个。共承担科研项目931项,其中国家科研课题13项,国家级教改项目13项、省级教改项目28项、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91项、局级科研项目503项、校级项目224项;获得科研奖励622项;授权专利223项。2015年,牵头成立环渤海高校教学咨询委员会、科研与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连续承办三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促进了环渤海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理念。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被中国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众创空间、济南市泉城众创空间支持单位。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0项。

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720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 87 项 ;省级特等奖 4 项、一等奖74项、二等奖168项、三等奖300项;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竞赛奖92项,其中一等奖17项;获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建行杯”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2015年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6年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获评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优秀项目奖。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