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步骤(具体书顺序详细流程)

2023-06-12 22:43:30 来源:现代语文网

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院校、专业、地区的选择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将来会在什么地方求学就读什么样的大学,学习什么样的专业,结识什么样的朋友,进入什么样的圈子,接受什么样的文化等,都将在考生报考选择的那一刻改变。本文现代语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关于陕西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和步骤,可供大家参考!

陕西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与步骤(具体书顺序详细流程)

1、陕西高考志愿填报志愿的方法和步骤

2022年陕西高考填报志愿分3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含文史类、理工类专科、艺术类专科和体育类专科)、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含专科)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

第五章 填报志愿

第二十五条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5个批次: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

第二十六条 在考生分数、位次和各批次、各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之后,考生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填报志愿。填报志愿分3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含文史类、理工类专科、艺术类专科和体育类专科)、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含专科)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

第二十七条 实行平行志愿模式的批次和类型有:提前批次中的艺术类本科B段、艺术类专科A段、体育类、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专科)批次。实行梯度志愿模式的批次和类型有: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本科A段、C段、艺术类专科B段和其他特殊类型招生。

第二十八条 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的文史类、理工类本科院校和专业包括军队院校、公安本科专业、司法本科专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免费医学定向生;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优师专项);公费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以及其他经批准的本科高校及专业,分A、B、C三段,投档录取按三段顺序依次进行。投档录取之后,未完成计划公开征集志愿。

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A段为军队院校、公安本科专业、司法本科专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设置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

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B段为免费医学定向生,设置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

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C段为除上述A、B段以外的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本科院校及专业,设置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

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的文史类、理工类专科专业包括公安高职(专科)专业、定向培养军士和航海类专业,设置3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

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所有院校的专业志愿后均设有“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第二十九条 艺术类专业参加提前批次录取。

艺术类本科志愿在“提前批次艺术类本科”栏内,分A、B、C三段填报。

优师专项中的艺术类专业志愿填报在艺术类本科A段之前的专门栏目,设置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设“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艺术类本科A段为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和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设置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1个专业志愿,设“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艺术类本科B段为省内院校(不含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的美术类本科专业,以及省外院校申请参加本段录取的美术类本科专业(在陕录取规则必须与我省规定的省内院校录取规则一致),设置9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I,每所院校设1个专业志愿,不设院校和专业调剂表态栏。

艺术类本科C段为除参加艺术类本科A、B段录取外的其他所有艺术类本科院校及专业,设置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1个专业志愿,不设院校和专业调剂表态栏。

艺术类高职(专科)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艺术类专科”栏内,分A、B两段。

艺术类专科A段为省内院校的美术类专科专业,以及省外院校申请参加本段录取的美术类专科专业(录取规则必须与我省规定的省内院校录取规则一致),设置9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I,每所院校设1个专业志愿,不设院校和专业调剂表态栏。

艺术类专科B段为除参加艺术类专科A段录取外的其他所有艺术类专科专业,设置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1个专业志愿,不设院校和专业调剂表态栏。

第三十条 体育类专业参加提前批次录取。

优师专项中的体育类专业志愿填报在体育类本科之前的专门栏目,设置1个院校志愿,3个专业志愿,设“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体育类本科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体育类本科”栏内。设置6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同时设有“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体育类专科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体育类专科”栏内。设置6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同时设有“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第三十一条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在提前批次不得兼报文史类或理工类志愿,在其他批次可以兼报志愿,艺术(文)考生可兼报文史类志愿,体育、艺术(理)考生可兼报理工类志愿。

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不得兼报其他科类志愿。

第三十二条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参加单设本科批次录取,实施区域按照《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高校在陕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陕试普招〔2019〕3号)规定执行。单设本科批次分A、B两段,A段为国家专项计划,B段为地方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设置6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同时设有“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地方专项计划设置4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同时设有“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考生报考单设本科批次的条件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经县级招委会资格审查并公示合格的考生可以填报该批次志愿。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公示录取考生名单。如有举报且经查实存在资格造假等违规行为的,取消录取资格,同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本科一批设6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

本科二批设12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I、J、K、L,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

高职(专科)设8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专科)批次不设置“愿意录取到其他院校”的调剂表态栏,每所院校设“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第三十四条 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填报在院校所在普通批次之前的专门栏目,分A、B两段,均设“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

A段为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志愿,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仅供符合条件并已公示的考生填报;

B段为高校专项计划志愿,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仅供通过资格审核和相关高校考核合格且公示的考生填报。

第三十五条 定向就业、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四川大学国防科研试验基地预科班、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志愿分别设置在院校所在普通批次志愿之后,顺序依次为:①定向就业志愿,②民族班志愿,③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④四川大学国防科研试验基地预科班志愿,⑤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志愿。其中定向就业、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各设2个院校志愿。定向就业院校设2个专业志愿,少数民族预科班设3个专业志愿,其余均设1个专业志愿。所有志愿均设“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方可填报上述志愿。

第三十六条 邮政扶贫招生志愿、空中乘务和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志愿填报在高职(专科)批次之前的专门栏目,设3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2个专业志愿,仅供取得有关高校及专业报考资格的考生填报。

第三十七条 各批次招生计划未完成时,采取征集志愿的办法进行补充。每批次正式投档录取后,省教育考试院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征集志愿信息。达到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时高校如对填报本校征集志愿的考生有最低位次、分数要求(不得高于正式投档录取时的最低位次及分数),应提前向省教育考试院提出申请。本科二批录取时将视情况决定是否降分征集志愿。

第三十八条 考生根据报考科类,按照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的高校和专业名称、代号、录取批次以及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填报志愿(征集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征集志愿)之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拟报考高校招生章程和我省有关招生工作规定,按照网上填报志愿的说明及相关要求,根据高校招生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确保志愿信息准确、有效,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志愿确认后不可更改。逾期不予补报。考生未填报志愿或将志愿填报在规定栏目以外而影响录取的,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省教育考试院不受理考生以任何理由提出的要求放弃某一批次、某一高校、某一专业志愿转而参加后续批次、其他高校、其他专业录取的申请。高校以考生自愿放弃为理由提出的退档要求,省教育考试院不予同意。

2、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和注意事项

认识自我:重视兴趣和能力的评估

“兴趣比天才重要”“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人各有志”,这三句话分别对应兴趣、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在生涯规划中,我们常常提到兴趣、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的匹配,即从“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想从事什么职业”三方面寻找到交集。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只有选择与自己类型相符的院校和专业,才有可能实现自身与职业的最佳匹配。

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首先进行自我综合评估,从自身的学科特长、专业爱好、能力兴趣、性格特点以及身体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与自己的性格、特长、能力等相匹配的专业,可从这几方面考虑:

(1)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2)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优势;

(3)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

(4)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动机等。

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科学定位,确立目标,规划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由于大多数考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对各种工作的性质和具体内容不大了解,而且在这段时期,考生的个人兴趣还处在易波动的阶段,没有完全定性,对自己潜在的能力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一些科学的心理测验结果,比如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升学指导测验(专业选择测试)”,帮助考生了解自己潜在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并参考详尽的专业资料和其他相关信息,树立科学、理性的志愿填报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了解专业:关注专业内涵,综合考虑问题

在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了综合评估,确定职业方向后,就要对学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开始“知彼”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专业的相关情况。

1.关注专业内涵

在选择专业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常犯望“名”生义的错误,单从专业名称去理解专业内涵和就业方向。部分考生报考了不适合自己的“热门”专业,进入大学后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最终产生了厌学心理。此外,还有部分考生未充分研读专业要求,出现因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导致未被院校录取、高分落榜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考生和家长没有充分了解专业内涵,把握专业本质所造成的。所谓专业内涵,主要指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师资力量、就业及研究领域等。考生在了解专业内涵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专业名称:切莫望“名”生义

由于有些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面相对较宽,或处于交叉学科领域,仅从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很难准确定位专业的内涵和研究内容,一些专业看起来名称相似,但实际所学的内容却千差万别。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要透过专业名称去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方向等内容。

(2)培养目标:同一专业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

由于各所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等各有侧重,看起来名称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院校,其培养目标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了解专业时,还需把握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如同是新闻学专业,以财经为特色的院校侧重财经新闻方向,以外语为特色的院校侧重国际新闻方向,而以体育为特色的院校则侧重体育新闻方向。

(3)课程设置:专业具体学什么 :

从一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基本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即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会应用到哪些行业,有什么能力要求等。除了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和家长还应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

(4)师资力量: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

师资力量是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支撑,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一个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专业实力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了解师资力量也是了解专业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5)培养模式:传统模式还是特殊模式(大类招生、试点班等)

目前,国内院校普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专业既定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合格后,向社会输送相应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但也有部分院校在尝试大类招生、试点班、实验班等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特点是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复合型的培养,让学生涉猎更多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

(6)就业方向:了解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

考生和家长需注意,专业学习内容往往与职业工作内容有一定的差别,喜欢所学的专业内容并不意味一定喜欢其职业工作内容,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了解拟选专业的就业方向、具体工作情况等。比如,建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是设计院和房地产行业,工作内容主要是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加班却是常态。

(7)就业前景:与行业相关,也与院校实力相关

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专业的就业前景只与专业所属行业的状况相关。其实,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与开设院校的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关系,同一专业,不同院校的就业情况也不尽相同。此外,就业前景还与国家经济发展及战略布局有密切关系。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应对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有前瞻性了解,同时还需了解拟报考院校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等情况。

2.避开专业选择的“误区”

误区⒈紧盯“热门”专业

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只要选择了“热门”专业,找工作就不用愁了,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事实上,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不一定被看好。所谓“热门”与“冷门”的定位不一定绝对,今天的“热门”专业或许在几年后趋于饱和,变成“冷门”专业;而今天的“冷门”专业或许几年后需求量变大,也可能变成“热门”专业。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更理性地看待专业的“冷热”问题。

误区2:用录取分数高低评估专业

有些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大多有“绝不能浪费分数”的心理,认为只要分数达到了,就不能填报录取分数稍低的专业,否则就吃亏了。其实,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只能反映专业报考热度的高低,不能作为判断专业优劣的唯一参考标准,录取分数高的专业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专业。因此,选择专业需要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等综合因素,而不单单以分数高低判断。

误区3:选择高薪职业对应的专业

虽然选择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选择以后工作的方向,但专业并不完全等同于职业,在大学读了什么样的专业,以后不一定就能从事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作。此外,就同一专业而言,不同院校的专业实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就业前景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再者,高薪职业在不同行业内、不同的企业类别中,即使是同样的职位,待遇相差也较大。比如,同样是软件工程师,在500强企业和在小企业中工作,收入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不要盲目“推崇”高薪职业对应的专业。

此外,考生和家长还要正确看待就业率,认清就业率与就业前景、就业质量等的关系,科学利用就业率选择专业。

了解院校:根据确定的专业意向选择院校

在“知彼”的过程中,还有选择院校这一重要环节,考生除了认识专业外,还要根据确定的专业意向,了解院校的具体情况。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共计2000多所,类型多样,办学层次也较多,各院校特色鲜明,考生在选择时,应客观认识,理性选择。

1、根据特色定位院校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根据专业意向选择合适的院校,这关系到考生选择的专业是否能拥有更好的人才培养条仵。很多院校都有自己传统的优势专业,如语言类、师范类、财经类、法律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土建类、医学类等专业都有所谓的“专门院校”,这类院校的专业性较强,有明显的行业优势,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考生可有针对性地列出意向性的院校名单。

2.梳理院校的基本情况

在划定院校范围后,就要具体了解院校的基本情况,如院校基本信息、招生政策、录取分数信息等。

(1)  院校基本信息:包括院校名称,院校类型,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办学水平,科研实力,开设专业,奖、贷、助学措施等。

(2)院校招生政策:包括《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加、降分政策等。

(3)院校录取分数信息: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如院校的调档线、实录线、平均分、实际招生人数以及各专业录取情况等。

3.避开院校选择的“误区”

误区1:只看录取分数选择院校

有些考生和家长在认识院校的过程中,很喜欢用分数去判断一所院校的实力,认为录取分数高的大学一定就是实力强的大学。其实,院校录取分数与其办学实力不一定相符。一般来说,录取分数的高低只反映该院校报考热度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院校实力的强弱。院校录取分数高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该校的社会关注度高,也有可能与该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强、毕业生质量高、招生数量少等因素有关,还有可能是因为该校处在较好的地理位置而受到考生的青睐。因此,建议考生在认知院校时,不要单纯用录取分数去判断院校的实力,而要从院校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学科特色、招生数量等多方面去了解。

误区⒉一味追捧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院校

在选择院校时,有些考生倾向于选择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他们认为,只要考入这些大学,自己的眼界就会更加开搁,接触信息的速度会更快,以后找工作会更加容易,毕业后也可以直接留在当地工作。

对考生来说,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读大学,的确有着一些优势,但是,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院校竞争非常激烈,被录取的可能性就会随之降低。此外,这些地区虽然工作机会相对较多,但相比其他地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毕业后想在当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相对困难。

因此,建议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进行综合考虑,在一些因素相互冲突的情况下,更需要深思熟虑。

误区3:只根据大学排名选择院校

各类大学排行榜已成为一些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虽然大学排行榜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目前我国的大学排行榜存在一些主体资质良莠不齐、评选目标不尽相同和评选标准自成体系等问题,大学排行榜提供的信息并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因此,仅仅依靠统计数字来断定院校的实力强弱是不科学的,还应对院校的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3、陕西高考志愿的相关资讯

一、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开始填报,本科批专科批填报时间

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说明,可供2022届考生参考!2022年陕西高考填报志愿分3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含文史类、理工类专科、艺术类专科和体育类专科)、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含专科)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第五章 填报志愿第二十五条&nbsp...查看更多

二、2022年陕西高考本科批专科批志愿什么时候填报(填报时间安排)

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的安排,都受到很多家长和考生的关注。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已经公布,下面是2022年的陕西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说明,可供2022届考生参考。1、2022年陕西高考本科批专科批志愿填报时间安排2022年陕西高考填报志愿分3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含文史类、理工类专科、艺术类专科和体育类专科)、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含专科)志愿在6月24日12∶0...查看更多

三、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顺序,本科和专科填报时间

陕西2022年高考考试结束后,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本科和专科填报时间具体如何安排的,一起来看看陕西高考志愿填报的顺序和时间安排吧。一、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顺序安排第五章 填报志愿第二十五条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5个批次: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第二十六条 在考生分数、位次和各批次、各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之后,...查看更多

四、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填报规则解读)

每个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不同,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关于陕西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规则和指南。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和指南第五章 填报志愿第二十五条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5个批次: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第二十六条 在考生分数、位次和各批次、各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之后,考生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查看更多

五、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开始时间和截至时间,总共有几天

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预计在6月份公布,考生可以关注高考生学网或者陕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发布的最新通知,下面是2021年陕西高考志愿的填报时间,考生可以参考。1、2021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批次说明填报志愿第二十五条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5个批次: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提前批次中的艺术类本科B段和艺术类专科A段、单设本科批次、本科...查看更多

六、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最多可填报多少个,院校和专业数量是多少

每个省份的高考志愿数量和填报规则都不同,陕西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务必要了解自己省份的具体填报细则。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最多可以填报6/8/12个志愿。2021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细则说明如下:填报志愿第二十五条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5个批次: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提前批次中的艺术类本科B段和艺术类专科A段、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查看更多

七、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最多可以填报几个专业,最多能报考几所大学

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最多可以填报几个专业暂未公布,预计与2021年规定相差不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的设置和注意事项,仅供2022年考生参考!一、2021年陕西高考志愿院校和专业设置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5个批次: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提前批次中的艺术类本科B段和艺术类专科A段、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查看更多

八、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批次设置总共有哪些批次,各批次填报时间

陕西高考志愿有哪些批次呢,每个批次如何设置的。陕西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点要多多了解志愿的填报规定,2022年陕西高考各批次志愿设置预计在6月初公布,下面是2021年陕西高考的志愿批次设置,变化不大2022届考生可参考。1、2021年陕西高考志愿批次设置和填报注意事项如下:填报志愿第二十五条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5个批次: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提前批次...查看更多

九、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录取时间安排什么时候

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录取时间,招生考试院暂未公布,下面是2021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录取时间的相关规定,今年考生可以参考。1、2021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2021年陕西省填报志愿分3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查看更多

十、2022年陕西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和征集志愿院校有哪些

2022年陕西高考征集志愿时间在各个批次录取结束后公布征集志愿时间,征集志愿招生计划。考生需要实时关注招生考试院网站的通知。1、2021年陕西高考征集志愿时间和注意事项,2022届考生可以参考2021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A段录取征集志愿根据陕西省高考录取工作安排,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A段录取开始征集志愿。截至2021年7月8日,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A段尚有部分...查看更多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