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09-11 06:34:16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29分到547分,录取位次在36524名到2724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西录取人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6524名;

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0621名;

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8470名;

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7491名;

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7241名;

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西 本一 529 36524 59

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西 本一 547 30621 59

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西 本一 560 28470 40

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西 本一 545 27491 38

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西 本一 547 27241 4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上海电机学院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网络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苏州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东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介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技术工程研究基地”。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原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后历经“东北第一工业学校”“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发展阶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沈航;201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决定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建沈航。2017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沈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航空发动机学院。学校占地1731亩,建筑面积84.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8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1亿元。图书馆入藏图书1338528册(包括图书、过刊、学位论文、报纸,不包括院系图书),报刊4590种;电子图书693768册。现有各类学生21000余人。学校具有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个博士一级学位点,15个硕士一级学位点,7个学位专业类别;现已形成了以“航空装备设计制造与试验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航空宇航学科群和以“航空信息化与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信息科学学科群。学校下设26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3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改革。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