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大学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1-13 21:14:14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山西大学在江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山西大学在江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45分到584分,录取位次在26518名到585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山西大学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西录取人数。

2024年山西大学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山西大学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西大学在江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807名;

2、山西大学在江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6518名;

3、山西大学在江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061名;

4、山西大学在江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554名;

5、山西大学在江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213名;

二、山西大学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西大学在江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西 本一 545 25807 106
2022 江西 本一 553 6242 39

2、山西大学在江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西 本一 554 26518 111
2021 江西 本一 586 5859 33

3、山西大学在江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西 本一 567 25061 92
2020 江西 本一 564 6106 46

4、山西大学在江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西 本一 551 24554 87
2019 江西 本一 572 6004 46

5、山西大学在江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西 本一 556 23213 78
2018 江西 本一 584 5877 55
2024年山西大学天津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山西大学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吉首大学和山西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西大学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南京晓庄学院和山西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山西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山西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西大学历史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山西大学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西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山西大学介绍

山西大学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历经119年办学历程,山西大学始终根植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秉承“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育了三十多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百年育英才,盛世续华章。近年来,承载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时代使命,山西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工并重的高水平性大学。1998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2014年,具有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见支持山西大学深入实施“1331工程”,对标“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2018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设基础上,我校正式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拥有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为代表的重要学科平台。设有涵盖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等12大学科门类86个本科专业以及7个本科双学位招生专业。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