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10-19 01:24:5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45分到441分,录取位次在15095名到271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四川文理学院青海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青海录取人数。

四川文理学院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1、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095名;

2、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300名;

3、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428名;

4、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908名;

5、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061名;

二、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1、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青海 本一 345 15095 20
2022 青海 本一 416 4411 20

2、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青海 本一 349 14300 12
2021 青海 本一 408 4422 8

3、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青海 本一 370 12428 6
2020 青海 本一 452 3083 4

4、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青海 本二 388 11908 5
2019 青海 本二 455 3161 5

5、四川文理学院在青海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青海 本二 370 12061 5
2018 青海 本二 441 2719 5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和四川文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六盘水师范学院和四川文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四川文理学院和乐山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内蒙古科技大学和四川文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四川文理学院和温州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贵州商学院和四川文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四川文理学院和湖南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四川文理学院和长沙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四川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四川文理学院金融数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四川文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淮南师范学院和四川文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四川文理学院介绍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天府之国四川东部达州市,办学历史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为本科高校,目前是川东地区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拥有莲湖、南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10000余平方米(莲湖校区666000多平方米,南坝校区4300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3000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7万余册,电子图书80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报刊5万余种,电子期刊3万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5亿元。现有各类教职工1200余人,外籍教师5人,其中专任教师8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5000多人,留学生65人,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现设文学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数学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康养产业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开设57个本科专业、 12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九大学科门类。学校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努力构建学生通识核心知识、通识实践能力 、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