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06-19 16:24:08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54分到563分,录取位次在79987名到10962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赣南师范大学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云南录取人数。

赣南师范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9987名;

2、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9379名;

3、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6183名;

4、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5713名;

5、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2087名;

二、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云南 本二 454 79987 12
2022 云南 本二 523 34596 3

2、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云南 本二 518 39379 6
2021 云南 本二 568 11042 9

3、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云南 本二 532 36183 6
2020 云南 本二 553 11071 9

4、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云南 本二 530 35713 8
2019 云南 本二 555 10962 7

5、赣南师范大学在云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云南 本二 508 42087 10
2018 云南 本二 563 12287 13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和河北中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赣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和湖南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内江师范学院和赣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赣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赣南师范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赣南师范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赣南师范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三、赣南师范大学介绍

赣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素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脐橙之乡”之美誉的赣州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2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学校现有黄金、章贡、白塔(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占地2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5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7亿余元,图书馆藏书230 余万册。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有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70个本科专业(其中2020年招生专业52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一流专业4个、省品牌专业14个、省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27个省(区、市)招生,18个本科专业列入一本批次招生,被列为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7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7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80余人。全职引进和培养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余人,博士生导师15人;柔性引进了一批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其中“双聘”院士3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中科院*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博士生导师30余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涌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江西省劳动模范”。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