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甘肃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6-17 01:48:43 来源:现代语文网

甘肃各地过春节的习俗、风情精彩多样,各具特色。

甘肃酒泉的地蹦子

说到甘肃酒泉,人们应该都会想起新闻里时而会听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虽然基地并不真在酒泉,只是因为临近而以此为名,但也确实让酒泉这个自古即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地方,到了现代更活跃在公众的视野。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甘肃酒泉春节习俗??地蹦子。

蹦子是一种双人的歌、舞、戏综合性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一般在村落、地头铺一张席表演,表演时多唱花鼓调(间奏打花鼓乐鼓点),故又称"花鼓子"。是流行在肃州区、金塔县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有说有唱,载歌载舞,颇受群众喜爱。酒泉市肃州区只要过年,就有“地蹦子”,有“地蹦子”就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王吉绪这位“地蹦子”传承人。

腊月的天亮得晚,酒泉市肃州区铧尖乡上三沟村的村民却一大早起来,收拾着吃点东西,便自觉地从村子的各处向村委会大院集中。

家住小沙渠村的王吉绪,虽已75岁高龄,但还是早早被接到了上三沟村。村里要排演“地蹦子”。

天刚放亮,村委会不大的会议室,已经挤满了演出的村民。没有更多的客套,这些朴实的村民便开始在王吉绪老人的指导下化妆、着装……

临夏的打秋千

甘肃临夏,进入农历正月,也就是到了春节,山村的大树间,将会有一架架秋千架起,准备开始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

兰州的社火

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艺人在化妆时,从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发,以丰富的想象,运用各种色彩,彩绘出各种脸谱,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脸谱艺术。

社火脸谱忠实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审美心理和对历史人物的好恶褒贬,他们通过社火脸谱,夸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社火表演中独具特色的有兰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张掖的顶碗舞、陇东的秧歌和天水的扇鼓、腊花等。

陇东一带的送财神

陇东送财神在西北很多地方的农村,一直都有送财神的年俗。初一起床出门就要看财神方位,选择走向,根据天干地支,确定喜神、财神、贵神的所在方位。据说,初一一出门,就要朝财神、喜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吉利的事。另外在陇东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初二是财神节。这天早晨,就有人挨家挨户送或售财神像,住户都付钱,不要时,只能说“已有”,忌讳答“不要”,以图吉利。

天水秦安地区的猜灯谜

灯会从农历腊月三十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传统的灯会和游园活动,同时还有文明旅游宣传、甘肃建设成果图片展、灯谜竞猜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春节期间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张掖万盆鲜花盛开迎新春

位于祁连山下的戈壁名城甘肃张掖市的名花盆景园内,工作人员精心培育的2.7万盆君子兰、三角梅、一品红、蝴蝶兰等鲜花尽显绽放,给寒冷的严冬带来了新春的气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赏花,迎接春节的到来。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