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宜宾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6-17 17:56:04 来源:现代语文网

走进宜宾的过年习俗

火龙舞

火龙舞是汉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以在龙身内装灯蜡、观者烧烟花火炮而得名,由竹扎纸糊的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每年正月初一出灯,十五则倒灯烧毁,以示妖魔已被降伏。舞火龙时,先出彩族,其次为锣鼓队、彩灯,再后来就由一人执“元宝”引出大龙。围观者,燃放烟花火炮,对头带斗笠草帽、下着短裤的赤足舞者喷浇,舞蹈者快速奔跑跳跃,抖掉身上的火花。      

舞龙之时,执“元宝”的舞宝人在前逗乐,龙生则抢宝、追逐、形成起伏翻滚的舞姿,加上激烈的锣鼓伴奏和围观者吆喝,营造出热烈神秘、喜庆威武的新年气氛。

地狮舞

地狮舞俗称“耍狮子”,过去风靡宜宾市城镇乡村。每逢春节或盛大庆典活动时,人们都爱以它来增加节庆气氛。地狮舞表演者三人,两人披狮衣扮做狮子,一人头戴笑和尚面具办做“笑头”。狮子倒立跳跃、舔腿显蹄,性情温顺善良,笑头也诙谐幽默。人狮在热烈的锣鼓声中相嬉相戏,观者不是爆出一阵热烈喝彩,其乐也融融。

草龙舞

这种舞蹈在江安农村最为流行,又成“耍草龙”。草龙的龙头、龙身、龙尾都以草编扎而成,一般班有五到七节,舞者各持一级,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由儿童表演。由于草龙轻便,舞龙的动作简单,因此与一般的舞龙相比,更为轻快有趣。

船  灯

船灯有成“花船”,流行于宜宾金沙江、岷江一带的村镇。一般是一人扮坐船头的姑娘,浓妆艳抹,满头插花,另外四五人分别扮演舵手和艄公,其他人则为歌手和锣鼓队。

他们的舞蹈、舞步均虚拟行船情景,或疾或徐、或沉或浮,轻盈雅致,以锣鼓和民歌曲调配合,间或以笑话取乐,整个气氛和谐欢快,是游春的一项活动之一。

盘  子

“盘子”本是曲艺的一种,从前多在宜宾茶馆、酒楼、旅馆等各地清唱。扮演唱者一手持筷子,一手持瓷盘,边敲边唱。曲调多为民间小调和吸收了四川清音的小调牌子。据记录建国后“盘子”被搬上舞台演唱,加上了琵琶、二胡等弦乐伴奏,演唱形式也由一人站唱发展为两人或多人的走唱,并拌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曲目也多为歌颂新人新事的短篇,是春节习俗中百姓喜闻乐见的重要节日活动。

通过文化习俗了解宜宾文化,还有很多不能够一一列举了,作为一个宜宾人,为家乡创建旅游文化城市,能尽到一点的绵薄之力,在宣传宜宾文化路上:不懈努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初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初十二至初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而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