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两会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

2023-06-15 08:49:2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以下是华夏诗文网小宝贝提供的2016全国两会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欢迎大家阅读!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20余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方案并抓紧落实该项制度。

虽然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舆论围绕此项改革的讨论却没有降温。2016全国两会十大关键词两会专题。

诸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是否降低?平均工资是否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延迟退休何时启动?“并轨”之后,因养老而产生的疑问与争议,也料将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29日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有法定退休年龄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拟出,“今年肯定会拿出方案。”对此,多数网友表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应兼顾好各方利益,支持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同时做好制度保障。

网友“马头琴悠扬”在中经网微信公众号上留言称,“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让人民熟悉政策,愿意尝试延迟退休,并没有后顾之忧,应该是这项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

网友“水山之乐”则建议延迟退休年龄在规定55?65岁范围的前提下,采取个人自愿原则;最终工龄长的,可以适当在养老金上进行区别。中经网友“小苹果”也在中经论坛的调查贴文下建言:建议分人群执行,比如说脑力劳动者先参加,重体力劳动岗位稍后参与。

此外,还有网友担心延迟退休会导致“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受到挤压”、“领取的养老金变少”。延迟退休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颁布,要想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还需要规划一系列配套政策作支撑。同时还要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以保障政策的平稳实施。

目前,有不少职工已经达到了累计缴费满15年的最低年限门槛,养老保险到底如何缴费更划算,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在中经网友“小苹果”看来,像他一样需要自己缴纳社保的自由职业者,在交满了15年之后,完全没有必要再继续缴纳。他认为,考虑到通胀因素和个人的身体状况,万一活不到拿退休金的岁数,那就太不划算了。

有着类似担忧的网友不在少数,社会对养老保险“长缴多缴是否划算”这一问题也一直存在着争议。对此,人社部回应称,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时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多缴肯定是划算的,我国正在健全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对于网友们担心的退休金领不完的问题,人社部表示目前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继承,统筹账户的继承问题也在研究之中。

有专家指出,任何事关利益的账目,必须要算清才能打消公众疑虑,尤其是事关养老保障的账目,对于像统筹账户部分能否设立最低领取年限的制度设计提议,相关部门也应该尽快考虑,只有制度设计合理了,大家才有“多缴多得”的动力。

养老金是老百姓(40.600, -2.22, -5.18%)的养命钱,养老金入市节奏正在一步步加快。有网友认为不把这笔闲置的“死钱”变成“活钱”太浪费,不管赔钱还是赚钱,都应该大胆去试一试。但更多的网友则是担心:拿养老钱去炒股,万一赔了算谁的?将来养老金还能发得出来吗?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2日对此回应称,参保者不必担心自己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会受影响。按规定,各地留出了确保当期发放的养老金,结余基金才能用于投资运营。他表示,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可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基金的“收入”渠道拓宽了,更能确保养老金发放,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参保者。这一回应似乎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养老金入市将开启价值投资的开关,牵引追求长期收益性的投资理念,整体上对短期投机心理具有抑制的客观效果,最终将有利于减少股指波动的幅度,遏制大起大落,市场投机将会减少。

知名职业投资者邹峻在做客节目时谈到,养老金的入市肯定对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正面的利好,但不应该在现在的形态下让养老金入市。他认为,应该从制度建设上,包括加速注册制改革、对投资理念的变革教育上加大工夫,让养老金逐步地入市。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于树一也认为,“养老金入市只是一个短期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一个长远的根本的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策略。”

“有效配置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功能,寻找更多途径让‘保命钱’参与到更多的投资领域,而不是躺在银行睡大觉。同时,需要推动基金行业进一步参与养老体系整体的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养老资产管理。”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