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敬业奉献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2023-06-07 11:41:32 来源:现代语文网

敬业奉献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一

姚仁汉,男,196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镇海区委党校副校长。曾在镇海中学执教多年,被学生们称为“全宁波最好的物理老师”。

2012年,姚仁汉主动请缨赴新疆库车支教,为利于教学,他又要求延期回来。三年下来,库车二中高考成绩实现了建校以来学生考入清华零的突破,并且从此年年有学生考进清华、北大。2017年2月25日,他因病去世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传开,引发了宁波、库车两地师生的缅怀。近千人自发聚集到姚仁汉的老家鄞州区瞻岐镇姚家村,洒泪为这位好老师送上最后一程。新华社、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来自中央、省、市的十九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了姚仁汉的感人事迹。

爱洒天山育桃李

2012年,已经50多岁的姚仁汉主动请愿,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在新疆阿克苏库车县第二中学当副校长,成为一名援疆教师。当时,他已是镇海中学副校长。这个决定打动了很多同行,被赞“有责任,有担当”。

在库车二中,姚仁汉管理高一20多个班级。新疆的作息与宁波不同,早上9点40分上第一节课,晚上8点才下班。姚老师总是早上8点不到就到校,晚上8点以后才下班,常常一天工作12个小时。放学后,他常去学生宿舍串门,了解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他发现,孩子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晚上不睡觉,玩游戏,发短信,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有个孩子,夜里躲在被窝里发短信,一个晚上能发200多条。”姚仁汉马上向学校领导班子建议:从抓习惯入手,大力抓好学风,不准学生带手机。光堵不行,还要疏导。在库车二中,大部分学生都住校,跟家长打电话,也是生活必须,姚仁汉就在校园里增加了120部固定电话,方便学生使用。老师们说,姚仁汉以手机管理为切入点,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库车二中的学风转变。

在库车期间,姚仁汉把镇海中学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了库车二中的实际教学中,指导老师集体备课,提前一星期各组老师一起研讨、说课,而这一改变的结果,就是学生们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姚校长在该校的三年,年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一共有6名学生。来了一年,学校就有一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这是库车二中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作为浙江省援疆人才首批传帮带试点工作室??姚老师领衔的镇中名师工作室获得阿克苏地区援疆人才传帮带“十佳名师工作室”荣誉称号。

1月,援疆教师要回浙江了。离别时,老师学生相拥而泣。“老师管学生,就像家长带孩子,有感情的。”姚仁汉来不及跟家人商量,就对怀里的学生说:“老师不走了,再带你们一年半,我要看着你们都考进大学。”就这样,在结束了一年半的支教工作后,姚仁汉主动要求继续留疆,他要带满学生三年,争取把更多学生送进大学。姚仁汉老师的责任感和爱心打动了同学们,在离开新疆回宁波时,姚仁汉又被同学们包围了,泣不成声,大家舍不得这么好的老师离开。那一年高考,他带的班级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数创下库车县的新记录。

当姚老师去世的噩耗传到新疆库车,远隔4500公里外的库车二中师生们第一时间发来了唁电。“谁能想到援疆结束的一声再见,原来是真的再见了。”库车二中的一名教师呜咽着说,姚老师对当地教师毫无保留地教授经验,默默资助贫困学生,大家心中的感谢都还没表达够呢!

宁波最好的物理老师

“宁波最好的物理老师”,这是他去世时得到最多的评价。

从1984年走上讲台算起,教坛30余载,姚仁汉教过初中物理,也教过高中物理,他是镇海区名师、区、市两级劳动模范,从一线教师一步步走到副校长岗位。

在镇海中学,姚仁汉教过初中物理、也教过高中物理。在课堂上,他思路清晰,语言风趣幽默,布置作业极少,而班级的成绩确总是名列前茅。在担任初中两届毕业班时,平均分、及格率均全区第一。担任97届高中物理任课教师,高考平均分全市第一。1997年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5)班理科平均分达555分,列全校第一。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他先后担任过校航模队辅导员和学科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省、市航模比赛,多人多次获省、市第一、第二、第三名;辅导学生参加物理竞赛,两人获全国一等奖,多人获省一、二、三等奖。姚老师的认真是出了名的,但他却并不死板。课堂上,他还经常穿插着讲一些笑话,让学生们不至于太紧张。当某个学生一时无法掌握一些知识点时,他会用自己的灵桥牌普通话调侃他:“介简单的题你也不会啊。”但他的语气中没有一丝责备,反而会俯下身,给学生再细细地讲个一遍两遍。“你能够感觉到,他没有杂念,也没有任何功利心,就是一心想把你教会,你会了他就高兴了。”学生小顾说。在他的记忆里,身材瘦小的姚老师上课时会习惯性提起嗓门,看得出他是花了120%的力气在讲课。“平时私底下他说话时声音经常是沙哑的,但只要一站到讲台上,就中气十足,生怕有学生听不到。即使这节课他已经讲了几百遍,讲了几十年,他还是会非常认真地对待。”

师生心中的一盏灯

作为十几年的同事,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非常了解自己的得力助手。“在他身上,汇聚了镇中老师所有的优点,低调、实在、会思考、肯吃苦。他不仅是学生们的老师,也是老师们的老师。”

魏志刚是当年和姚仁汉一起到镇海中学工作的,一个教化学一个教物理,刚参加工作时,同在一个寝室住。“他对待学生总是微笑着,而且非常风趣,会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逗学生开心,所以学生都很喜欢他。我现在还记得90年代的时候,他曾经昏倒在讲台上,真的非常敬业。”

周金中是镇海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2006年从外地调来镇海中学任教。当时,姚老师已经是学校的副校长了,要管总务,还要管后勤。可是,只要事关教学,他都是非常重视的。“学生的作业,他从不会假手他人去批改。他每天还会到教学组转一转,与老师们探讨怎么把课讲得更好,学生们容易理解。”周老师说,姚老师的认真给了他很大的触动。虽然是学校领导,但姚老师平日里一点架子也没有。他关心年轻老师,一如关心自己的学生。“讲课时碰到问题,我们都会去找姚老师取经,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来不会留一手。”周老师说,自己能在几年里从普通老师发展到教学骨干,离不开姚老师的帮助。

一些年轻老师有时会抱怨个别学生不好教,姚老师会开导他们,孩子们有的开窍早,有的开窍晚,即使是同一个学生,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表现,当老师的要有耐心,多多体谅学生,包容学生,一方面要知道学生不是全才,不要苛求,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所学,开发孩子们的潜力。

在学生顾先生的记忆里,姚老师是水一样纯粹的人:“工作后,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回过头来想想,愈发觉得姚老师太不容易了。”姚老师的敬业专注,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有时候,工作中想偷个懒,姚老师的样子就会出现在脑海里。” “怀念他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怀念他朴实至简的低调做派,怀念他从骨子里关爱学生的为人师表,怀念他不标准的普通话。”

在同学们心中,姚老师严厉、情感细腻,能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学生感受,既是学生的好老师,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远在大洋彼岸哈佛大学任教的徐浩惊闻恩师离世,在同学群里寄托了自己的哀思。2008年曾协助浙江大学刘克峰教授成功证明世界著名数学难题“法伯相交数猜想”的徐浩,很感激姚老师发现了他的理科特长,然后一步步引导他向课外求索,还把自己上大学时的物理、数学资料送给他。

“在当年那样的学业压力下,姚老师的学识、作风、人格似乎都在我们的心底埋下了一颗善良、真诚、负责的种子,在20年后当我们也步入中年后,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老师留给我们的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姚仁汉,一个是师者的风范,深深地刻进了孩子们生命的年轮。他的身上所散发的人性光芒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传授的知识,这种力无法用公式表达,却真真切切存在,是给大家永远的财富。

敬业奉献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二

有这样一位女性,在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了十八年,用中国女性特有的善良和母爱,培育了一批批残障儿童,使他们有尊严的、体面的在社会大家庭幸福的生活。她就是普兰店特殊教育学校刘清华老师。

生活上的保育员

特殊教育学校是寄宿制的,在学校里,教师会让这些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享受到童年的快乐。小刘班上有一名姓于的聋生,时常把大便拉在裤子上,刘老师从来没有嫌弃过,总是端来热水,为他擦洗屁股,换上干净的衣服,把那些闻着就让人想吐的脏衣物,拿到水房中冲洗。每到寒冷的冬天,手刚伸到水里,就浑身打寒战,小刘从没有抱怨过,遇到学生坏肚子,有时一天要给孩子们洗几次的屎裤子,其实,做他们的班主任更像是一名保育员。

康复训练的护理员

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特殊,是因为教师面对着各种类别的残障孩子。培养那些多重残疾学生的自理能力,教师更象一名护理员。

小刘共带过一名姓严的脑瘫儿童,训练这个孩子,吃饭就是个难题,从手把手的教,到独立让他自己使用勺子,小刘就耐心的劝导他。每一顿饭,对小刘和这个孩子都是一种考验,从掰开他的手指拿起饭勺,到最后艰难的将饭送到口中,一项最简单的任务就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由于器官发育的缺失,鼻涕、口水总是挂在他脸上,掉进碗里。开始的时候,喂完他,小刘一点食欲也没有了。时间也是一种良药,日子久了,小刘也逐渐克服了卫生方面的不适,陪同他一起就餐。为了让他早一天康复起来,小刘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咨询康复的方法,查阅康复资料,专门为他制定一套康复训练计划,当他各种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时,小刘感觉到自己这种付出,即使再艰苦,对这个孩子的一生也是有价值的。

引导成长的特殊园丁

爱是一种责任,对那些本已残障的孩子,教师有责任克服交流中的障碍,赋予他们更好的本领,让他们将来能有尊严地生活。

面对这些没有听力、语音模糊的学生,小刘逐渐摸索了一套"形声教学法",利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是否送气以及声带是否颤动等,指导他们反复地练习。如在发“P”时,用一张纸条放在嘴前演示,学生一目了然。可对舌根音、舌尖音来说,只能用“摸舌位法”, 小刘让学生先摸摸自己舌位,然后把学生的手指放进她的嘴里来感受舌位和气流。在教学生发“g”音时,几个学生的手指伸进小刘的嘴里感受舌头的振动,作为老师,小刘克服学生脏兮兮的小手对口腔的刺激,却无法克制应激反应带来一连串的呕吐。经过两个多月的发音练习,一个个词语从孩子嘴里蹦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学校、读书……

几年来,小刘力求成为一名传递文明的使者,把爱的种子播撒在聋生的心田。她带的班多次评为大连市三好班级,她也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大连市优秀教师,辽宁省、大连市劳动模范,还荣获辽宁教育年度人物,华育辽宁十佳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有人说:遇到一位好教师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对于这些残障学生,能够遇到一位母亲般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母爱是伟大的,而超越了亲情的师爱,比母爱更无私。

敬业奉献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三

李少杰,男,1972年3月出生,现任太仆寺旗运输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说起太仆寺旗运输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李少杰,熟悉他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他严以律己,勤奋敬业,敢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这些年来,他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李少杰作为运管所的领头雁对工作的勤奋执着是出了名的,处处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风雪交加的路口,时常能看到他疏运旅客的繁忙身影,春运高峰他深入司乘人员和旅客中间倾听改善行业管理工作的声音,特别是当群众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他总是身先士卒抢在前面。2012年末,太旗遭遇了50年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公路路面严重冰冻,全旗交通受阻,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和春运工作。面对来势凶猛的雪灾天气,李少杰带领全体职工紧急行动,全力投身到这场防雪抗灾战斗中,确保长途、短途班车不停开,过往旅客不滞留,交通秩序不混乱。2013年1月26日下午12时15分左右,天空下着小雪,气温格外寒冷,宝昌汽车客运站内突然涌进一大批手拿行李的旅客,短短几分钟,整个客运站就被挤得水泄不通,200多人因雪阻滞留。面对紧急情况,李少杰顾不上吃饭,与运输企业领导紧急协商,快速组织调动机动运力,除正常班次外,20分钟内调集了5辆大型、中型客车增援,10分钟后旅客全部上车,并在车上开始售票、检票。老家在河南的黄先生满脸兴奋地坐上车,激动的握住李少杰的手说:“我们这些人是来太仆寺旗搞建筑的,刚拿到工资,原本以为今天走不了了,没想到你们办事效率如此之高,我们能及时安全返家,真得好好谢谢运管所的兄弟们。

开展干部下基层工作以来,李少杰多次深入幸福乡红民村与当地干部群众拉家常、谈村情、谋发展,他多次为困难村民送去慰问金、慰问品,用爱心凝聚人心,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欢迎。今年春播前,李少杰在走访包扶户的过程中,得知有村民由于家庭困难无法购买化肥农药等物品,李少杰马上给包扶村民送去了每户一千元的春播款,使他们能够及时播种。

在担任幸福乡红民村“第一书记”以来,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群众最热切盼望的问题着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好书记。5月2日,李少杰率领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千斤沟镇大圪洞村学习取经,他们详细察看了大圪洞村村容村貌,听取了镇、村干部情况介绍,认真翻阅了大圪洞村各项档案并进行了拍照,通过参观学习,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明确了奋斗目标,感受颇深。李少杰是该旗运输管理所所长,去年开始担任红民村“第一书记”。为了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及时了解村里的情况,他积极发扬务实作风,践行为民服务之宗旨,在“抓常、抓细、抓实”上下功夫,与群众、党员、老村干交心谈心,倾心走访调研,了解掌握村情、组情、民情,做到了搜集意见贴近“民生”,沟通联系贴近“民情”,办理落实贴近“民心”。结合村里实际,对“症”下“药”,研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一心扑在改革村民生活、村容村貌建设上来。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以来,为了实施好这个惠民项目,李少杰协助村两委制定规划,建立“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度台账,对每一项工程都逐一明确施工时限和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细化措施、强化责任,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推动“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利进行,他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

李少杰就是这样,群众的事件件挂在心上,工作的事样样干前面。在他的带领下,太旗运管所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被盟运管处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通联先进单位”,2010年被盟交通运输局评为抗灾先进单位,去年被太旗党委、政府授予“支持地方建设先进单位”,盟交通运输局授予“抗击冰雪先进单位”,同时获得盟运管处责任目标完成突出单位、通联工作先进单位、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四项殊荣。2012年荣获旗党委授予的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12月被自治区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自治区文明办和锡盟委授予“文明服务标兵”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