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精准脱贫攻坚发言材料

2023-06-10 23:50:58 来源:现代语文网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以及超常规的力度,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如下是现代语文网给大家整理的个人精准脱贫攻坚发言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2017个人精准脱贫攻坚发言材料篇【一】

西山乡位于阆中市东北部,距市区52公里,面积27.5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85个社,3155户、10089人,现核实贫困人口293户、818人,是省政协柯尊平*的扶贫联系点。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柯*调研指示和仲彬书记“精准脱贫必须落实落地、五大工程必须加力加劲、力量保障必须有力有效”的要求,着力“五轮驱动”,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精准实施启动扶贫。坚持对象精准和措施精准并重,把知晓权、提名权、表决权、发展权充分交给群众,采取海推海选、村补充提名、议事会票决“三步走”的方法,严格执行“八个比对”“四个一律”要求,对所有贫困对象重新摸排、全面复核,三轮共清退37户、102人,确保了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留;按照“方案到年、规划到村、措施到户”的思路,精准确定了每个村“五个一批”的户数和人数,并一户一页、分户施策制订帮扶措施,保证了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是项目投资拉动扶贫。把项目投资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坚持“种养结合、长短兼顾”的思路,种植甘蓝、西兰花等露天蔬菜260亩,建设蔬菜大棚4.2万平方米,栽植柠檬1500亩,完成了牛羊标准化养殖小区主体工程建设,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既“短平快”地改善贫困户经济条件,又为长效增收打牢了基础。大力实施基础扶贫。整合项目资金建成村道水泥路11公里,新建、维修堰库塘设施59处,建设抗旱泵站1处、配套管道5千米,新建供水管道6.5千米,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基础条件。大力实施新村扶贫。结合群众意愿和条件,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聚散结合”,适度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已完成464户农房“四改一建”和263处农房的改造加固,规划建设3个新村聚居点并吸纳58户农户入住。大力实施能力扶贫。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种养业、创业就业、法律知识、乡风文明等培训60场次,参训群众近1000人次。采取“出去看、回来比、关门学”的办法,既扶了智(力)更扶了志(气)。大力实施民生扶贫。从基层公共服务入手,规划建设了3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完成了特困群众兜底救助48人,建立了贫困儿童救助基金和市中医院义诊、团市委及西华师大关爱留守儿童等长效机制,一批群众的现实困难得到有力解决。

三是改革创新推动扶贫。结合农村实际,探索建立“能人+贫困户”“合作社+农户(贫困户)” “贫困户入股”“集体资产管理”“农户(贫困户)互耕互助”“土地互换”“金融支持”等模式和机制,组建了猕猴桃、柠檬、蔬菜种植和肉牛养殖等4个专业合作社,成立了6个互耕合作队,建立了16对帮扶对子,设立了65万元的扶贫金融专项基金1个,从完善利益联结、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支持力度等方面确保贫困户彻底脱贫。

四是法治规范互动扶贫。坚持强化契约约束、法制教育和村务公开并重,建立完善了精准帮扶、新村聚居点入住、土地流转、危房改造和种养业扶持契约和村规民约、脱贫公约等“五契约、一民约、一公约”的约定约束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村委会、贫困户的权利义务;常态化开展法律进村社、进农家活动,坚持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村“三委”干部每月一次恳谈会制度,进行解疑答惑、政策宣讲、矛盾化解和感恩教育,努力促进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坚持村级重大决策、财务收支、民生保障、精准扶贫等方面情况及时公开,充分了保障农户(贫困户)对村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五是民主治理促动扶贫。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监,率先在岳林垭村选举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定完善了《议事会章程》,明确了议事会权力和工作流程,并吸纳专合组织、业主大户、成功乡友、社会乡贤、联系部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建立了村民协商会,探索开展了意见征求、决策听证、民主评议、民情恳谈等多方式协商,形成了村支部领导、协商会初审、议事会决定、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的民主治理模式。

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战,西山乡脱贫攻坚的蓝图全面铺开、成效渐显。我们决心在南充、阆中两级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准脱贫不动摇、五轮驱动不松劲,努力用三年时间把岳林垭片区建成“生态田园、和美新村”,脚踏实地走出一条低山深丘地区扶贫开发新路子。

2017个人精准脱贫攻坚发言材料篇【二】

“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江西井冈山市牢记*的嘱托,奋力向贫困宣战。如今,这个革命老区的脱贫摘帽,为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更大信心。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2013年至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事实证明,持续向贫困宣战,把反贫困的压力变成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有强大的制度优势。尽管接下来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每年的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但我们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

来之不易的扶贫脱贫成绩,与*的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密不可分。在河北德胜村摸摸困难群众的炕暖不暖,在湖南十八洞村告诉老乡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在江西神山村与农民夫妇算收入支出账……*每到一个地方考察,最牵挂的人就是贫困群众,最牵挂的事就是脱贫攻坚。健全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明确精准扶贫的配套举措,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在*坚强领导下,全社会形成了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向贫困宣战的决心正在变成摆脱贫困的现实。

贫困地区的禀赋条件有所差异,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也各不相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江西井冈山、河南兰考等传统贫困地区,之所以能够蹄疾步稳地摆脱贫困,不仅仅是把政策、资源等精准地指向了贫困户,更重要是让贫困户在新的产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放眼长远、又量体裁衣,既切实增加投入、又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杜绝“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应有之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到2020年让几千万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任务,更是不容有失的品质工程、民心工程。当下,对脱贫攻坚的困难和问题不能低估,对存在的矛盾不能回避。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防止“浮肿病”;要警惕形式主义,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防止“急躁症”。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才能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让贫困人口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仅是当下的阶段性目标,更是永远在路上的不懈追求。贫困并不可怕,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道奔向繁荣富裕的美好明天。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