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是什么

2023-06-10 04:25:33 来源:现代语文网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是什么

一是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同志的*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这次六中全会再以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为重点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这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都分别通过一次中央全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整体设计。

二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这次六中全会在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生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了新的制度安排,这对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在长期实践中,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正风肃纪、反腐倡廉、从严治吏,使党内政治生活出现许多新的气象,党内政治生态得到明显好转。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的变化,我们党面临的“四大挑战”“四种危险”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要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好势头,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防止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完善规范,健全制度。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亮点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既是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也是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形成的一系列举措的系统化,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

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

“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翻看《准则》,一条条具体明晰的要求和规定,继承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出的坚强党性、砥砺出的崇高品格,体现了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一脉相承。

35年前,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党风问题》一文,其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抗战时期,毛*用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和*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就能让全党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延安时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向*看齐,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指令。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古田会议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历史告诉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活力;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于1980年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该准则既对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又对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归纳,其主要原则和规定今天依然适用。

*指出,制定和颁布新准则,不是要替代1980年准则,而是要在坚持其主要原则和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规定。

结合新的形势和实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对比前后两版准则的标题,后者只比前者多了四个字:“新形势下”。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充分体现了《准则》制定的背景和目的。

*指出,30多年来,形势任务和党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建设既积累了大量新成果新经验,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准则》在序言部分用200余字的篇幅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剖析。*在关于《准则》的说明中严肃指出,“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熟稔中国政治的人不难发现,《准则》序言中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在近几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找到对应的人和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肃惩处党内的野心家阴谋家、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每一项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举措,都剑指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治党实践,拿出新的办法和规定,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准则》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160多条新的重大观点和重大举措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的集中统一领导;

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

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健全不当用权问责机制;

……

“与1980年准则相比,《准则》体现了管党治党的许多新要求、新特点。”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过勇表示,“这些内容针对的都是那个年代并不显著,但当下相对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体现了党内法规制度的与时俱进。”

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纵览《准则》全文,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突出了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特别是对高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我们应注意到三个词:重点关键和特别,为什么要从重点到关键到特别呢?就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延续党内政治生活的最终源头。”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为什么八项规定取得了很大成功?就是因为它是管中央政治局,不是单管普通党员干部。管住了政治局,就能管住普通党员干部,所以我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同样要由高级干部带头。”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好高级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挥高级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准则》之所以突出高级干部这个关键,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他们执掌重要权力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由他们发挥示范作用的特殊职责所要求的。

《准则》中“领导干部”一词出现达53次,“高级干部”出现达23次,*对于突出抓好“关键少数”的用意可见一斑。

*指出,强调以高级干部为重点,主要考虑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把这部分人抓好了,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准则》的主体部分,专门对高级干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能搞家长制”,等等。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