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29 02:47:34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68分到595分,录取位次在14617名到292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北京录取人数。

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843名;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172名;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316名;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343名;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617名;

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北京 (不限) 本科 579 11843 10
2022 北京 (物) 本科 627 5172 50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北京 (不限) 本科 572 12316 10
2021 北京 (物) 本科 620 5343 50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568 14617 10
2020 北京 (物) 本科 624 5586 50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629 4412 56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82 2929 4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北京 理科 本一 627 4803 54
2018 北京 文科 本一 595 3384 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建校90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181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304万册,电子文献约1513万册,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截至2020年11月底,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6543人,其中本科生22439人,硕士生11448人,博士生2407人;有在籍网络和函授教育本科生43207人,网络和函授教育专科生53959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