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4-17 19:26:2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205分到331分,录取位次在205716名到113256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贵州录取人数。

2024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3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5247名;

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2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5716名;

3、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2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6375名;

4、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0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2768名;

5、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0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5600名;

二、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贵州 专科 232 205247 10
2022 贵州 专科 209 122768 30

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贵州 专科 229 205716 20
2021 贵州 专科 205 125600 20

3、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贵州 专科 327 166375 10
2019 贵州 专科 331 113256 10

4、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贵州 专科 323 125516 10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通风技术与安全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淮河能源集团举办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安徽理工技师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首批技师学院,两校同址办学。学校始建于1951年4月,先后经历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矿务局医科大学、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开始高职招生。200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淮南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淮南煤炭体育运动学校,合并成立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企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院校、教育部“1+X” 证书试点院校、安徽省首批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等;先后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煤矿监察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煤炭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高校”等多项荣誉。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余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9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120人,博士(含在读)9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87%,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模范教师2名,省级优秀教师7名。有全国煤炭教学名师1名,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8名,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科研人员)5人,全国职业教育煤炭专业带头人3名,省级教学团队16个,省级教学名师9名、教坛新秀13名。有7名教师入选安徽省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5。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