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南民族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19 13:35:48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09分到584分,录取位次在119754名到7416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中南民族大学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南录取人数。

2024年中南民族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9754名;

2、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3712名;

3、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9430名;

4、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861名;

5、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5906名;

二、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南 本一 509 119754 122
2022 河南 本一 539 73712 81
2022 河南 本一 545 13783 30
2022 河南 本一 559 8379 45

2、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南 本一 546 79430 98
2021 河南 本一 573 48861 93
2021 河南 本一 573 15646 47
2021 河南 本一 594 8313 40

3、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南 本一 571 75906 110
2020 河南 本一 601 43222 81
2020 河南 本一 569 15522 49
2020 河南 本一 591 7416 40

4、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南 本一 539 63318 106
2019 河南 本一 560 43018 81
2019 河南 本一 555 12684 48
2019 河南 本一 569 7861 46

5、中南民族大学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南 本一 532 65570 78
2018 河南 本一 555 44734 110
2018 河南 本一 568 13302 44
2018 河南 本一 584 8565 50
中南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中南民族大学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文理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景德镇陶瓷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南民族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徐州工程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宜宾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师范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中南民族大学介绍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14个),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8%。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761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1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373篇,其中一区论文279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45部。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