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韶关学院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24 18:48:0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韶关学院在湖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韶关学院在湖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45分到504分,录取位次在92648名到22230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韶关学院湖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湖北录取人数。

2024年韶关学院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韶关学院在湖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韶关学院在湖北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378名;

2、韶关学院在湖北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354名;

3、韶关学院在湖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2648名;

4、韶关学院在湖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2900名;

5、韶关学院在湖北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2000名;

二、韶关学院在湖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韶关学院在湖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99 22378 6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458 92648 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72 82900 2

2、韶关学院在湖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1 23354 1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471 82000 8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74 80638 2

3、韶关学院在湖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湖北 理科 本二 464 86103 20
2020 湖北 文科 本二 496 22230 15

4、韶关学院在湖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湖北 理科 本二 455 82376 15
2019 湖北 文科 本二 504 23349 10

5、韶关学院在湖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湖北 理科 本二 445 85239 10
韶关学院和琼台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西农业大学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韶关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东软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韶关学院国际商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辽宁科技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工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石油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广州航海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韶关学院介绍

韶关学院是广东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性普通本科大学,是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韶关学院举办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7月创办的韶关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7月,韶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5年创办的韶关大学合并,1990年12月定名为韶关大学;2000年3月,韶关大学与1979年创办的韶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韶关学院(以下简称学校)。2016年12月,学校被列为广东省人民政府、韶关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本科高校。2018年3月,韶州师范分院正式并入学校。2018年12月,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1月,学校调整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韶关学院医学院正式并入学校。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以农学、工学为发展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占地262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86.8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8.21万册;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24个、校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31个;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340个。现有教职工2630人,专任教师1245人。全校正高级职称121人、副高级职称417人,博士265人。客座教授、特聘教授113人。现有国家督学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10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省“扬帆计划”20人,2019年“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项。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