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科技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4-04 10:39:51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59分到540分,录取位次在114187名到2146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广东科技学院湖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湖南录取人数。

2024年广东科技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1682名;

2、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323名;

3、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4187名;

4、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0799名;

5、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3184名;

二、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475 41682 4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59 114187 6

2、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2 32323 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1 80799 6

3、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496 83184 5
2020 湖南 文科 本二 539 25096 5

4、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476 78056 7
2019 湖南 文科 本二 540 21468 3

5、广东科技学院在湖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湖南 理科 本二 479 78466 7
2018 湖南 文科 本二 540 23929 3
广东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广东科技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广东科技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广东科技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广东科技学院和西安工程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广东科技学院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广东科技学院和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广东科技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广东科技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广东科技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广东科技学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广东科技学院和长春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广东科技学院介绍

学校简介发布日期:2021-03-18 广东科技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于201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2015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成功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学校紧密围绕东莞地区重点发展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共开设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18个。其中网络工程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并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财务管理3个专业通过省级改革试点专业验收;软件工程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培育专业;《Android手机编程》、《网络营销》入围省一流课程。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8项;与华为、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建有8个产业学院,与东莞证券、莞通股份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30个创新班。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7%。先后有24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72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30余项;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230余部;主持包括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国家新工科研。

热点图文